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开篇:以趣闻或痛点引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咖啡已经成为了许多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晨,一杯香浓的咖啡能唤醒沉睡的灵魂;午后,它又能为疲惫的身体注入新的活力。但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总存在这样一群人,当他们端起咖啡杯时,脸上满是纠结的神情,既贪恋那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又时不时地小声嘀咕:“这咖啡,到底是抗癌还是致癌啊?”

这个问题其实困扰着不少人。每次有关咖啡的健康新闻一出现,社交媒体上就会炸开了锅。有人信誓旦旦地说咖啡致癌,列举出一堆看似专业的理由;也有人反驳,称咖啡是抗癌的神奇饮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普通消费者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该听谁的 ,只能在喝与不喝之间徘徊犹豫。那咖啡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今天,作为肿瘤科医生的我,就来给大家实锤这个问题,告诉大家每天一杯咖啡,怎么喝才真正 “续命” 。

一、咖啡致癌?真相大揭秘

(一)致癌说法来源

咖啡致癌的说法,主要源于咖啡烘焙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名为丙烯酰胺的化学物质 。在咖啡豆的烘焙环节,为了激发出咖啡独特的香气和醇厚的风味,需要将生豆置于高温环境中,一般烘焙温度会在 160℃ - 250℃之间。而这个温度区间,恰好满足了丙烯酰胺产生的条件 。丙烯酰胺是由咖啡豆中的天冬酰胺和还原糖在高温下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副产物。

早在 2010 年,美国非营利机构 “毒物教育与研究委员会” 就对星巴克、7 - 11 便利店等 90 多家企业提起诉讼,指控这些商家销售的咖啡中含有致癌化学物质丙烯酰胺,却未依法加注警示标识 。2018 年,美国加州洛杉矶县高等法院作出初步裁决,要求在加州销售的咖啡产品需标注致癌风险警示标识,这一裁决更是将咖啡致癌的话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引发了全球消费者对咖啡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二)剂量与毒性

虽然丙烯酰胺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 2A 类致癌物,即对动物致癌的证据充分,对人致癌的证据不足,但我们不能脱离剂量来谈毒性。曾有研究显示,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大约为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 2.6 微克至 16 微克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一个成年人的体重是 60 公斤,那么他每天要摄入 156 微克 - 960 微克的丙烯酰胺才可能达到致癌剂量 。

而现实中,咖啡里的丙烯酰胺含量又有多少呢?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千克煮咖啡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为 13 微克 。按照一杯咖啡 200 毫升,约 0.2 千克来计算,一杯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仅约 2.6 微克 。也就是说,一个 60 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要喝下至少 60 杯咖啡(每杯 200 毫升),才可能喝到致癌剂量,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所以,正常饮用咖啡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无需为咖啡中那微乎其微的丙烯酰胺含量而担心致癌风险 。

(三)权威机构态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咖啡的致癌性进行过深入研究。2016 年,IARC 在综合分析了 1000 多项研究后,明确指出没有证据证明咖啡与罹患癌症之间存在必然关联 ,并将咖啡移出了 “可能致癌物质” 的名单 。这一权威结论为咖啡 “正名”,让很多咖啡爱好者松了一口气。

此外,2017 年国际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发布的报告也表明,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喝咖啡会使人致癌,同时有部分证据表明,咖啡能降低某些癌症的风险,例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肝癌 。众多权威机构的研究成果和态度都表明,咖啡致癌的说法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我们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咖啡与健康的关系 。

二、咖啡抗癌?研究有话说

(一)抗氧化与抗炎作用

咖啡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抗氧化剂,其中绿原酸是最为突出的一种 。绿原酸广泛存在于咖啡生豆中,在烘焙过程中,虽然部分绿原酸会发生分解转化,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保留在咖啡成品中 。它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够中和体内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分子,如果在体内大量积累,会攻击细胞内的 DNA、蛋白质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导致细胞损伤和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正是癌症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 。绿原酸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及时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的完整性,从而降低了癌症发生的风险 。

除了绿原酸,咖啡中的咖啡因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 。咖啡因进入人体后,能够调节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身体的慢性炎症反应 。慢性炎症被认为是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下,免疫细胞会持续释放炎性介质,这些介质会改变细胞的微环境,使得细胞更容易发生恶变 。而咖啡中的咖啡因通过抑制炎症,为细胞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健康的内环境,从侧面降低了癌症的发病几率 。

(二)相关研究证据

众多科学研究为咖啡的抗癌功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2015 年,一项针对来自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的 20 多万人进行的随机对照实验中,实验人员对比了喝咖啡和不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和慢性肝病的风险 。结果令人惊喜,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 2 - 3 杯咖啡的人患肝癌的风险降低 38%,死于慢性肝病的风险降低了 46% 。该研究尚不确定是否咖啡中的咖啡因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不过另一项研究发现,即使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也可以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而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可能是肝损伤的表现 ,这进一步说明了咖啡对肝脏健康的积极影响,也间接表明了其在预防肝癌方面的潜力 。

在乳腺癌方面,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专家研究发现,较高咖啡饮用量与较低的乳腺癌特异性死亡率有关 。虽然具体的抗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人员推测,咖啡中的抗氧化剂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雌激素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多种途径,发挥对乳腺癌的预防和抑制作用 。还有研究表明,咖啡中的某些成分能够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周期调控,阻止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和患者的死亡率 。

(三)抗癌成分探索

目前,科学家们还在深入探索咖啡中更多可能的抗癌成分 。除了前面提到的绿原酸和咖啡因,咖啡中还含有一些二萜类化合物,如咖啡醇和咖啡豆醇 。有研究显示,咖啡醇和咖啡豆醇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能力 。在实验室环境下,将咖啡醇和咖啡豆醇作用于培养的肿瘤细胞,发现它们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代谢过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且抑制肿瘤细胞周围血管的生成,从而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限制其生长和扩散 。

另外,咖啡中含有的葫芦巴碱、类黑精等成分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葫芦巴碱在体内可能参与调节多种生理过程,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同时也有研究猜测它可能在抗癌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类黑精则是咖啡在烘焙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复杂的聚合物,它不仅赋予了咖啡独特的色泽和风味,还被发现具有抗氧化、抗炎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功能 。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一旦失衡,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包括癌症 。类黑精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癌症的作用 。虽然这些成分的抗癌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但它们无疑为咖啡抗癌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

三、肿瘤医生的建议:每天一杯这样喝

(一)适量饮用原则

对于大多数健康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入 200 - 400 毫克咖啡因是比较适宜的,这大致相当于 2 - 3 杯 200 毫升左右的咖啡 。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每个人对咖啡因的耐受程度存在差异。比如,有些人可能喝一杯咖啡就会心跳加速、失眠,而有些人则能轻松承受更多。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对咖啡因的代谢能力相对较弱,建议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 200 毫克 ,大约 1 - 2 杯咖啡 。过多摄入咖啡因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或者进入乳汁影响婴儿健康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身体还在发育阶段,神经系统较为敏感,一般不建议饮用咖啡,如果偶尔饮用,也一定要严格控制量,每天咖啡因摄入量最好不超过每公斤体重 2.5 - 3 毫克 。

(二)正确饮用时间

早上是饮用咖啡的黄金时段 。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虽然得到了休息,但大脑还处于相对困倦的状态。此时来一杯咖啡,咖啡因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让你快速清醒,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启新的一天 。而且,早上喝咖啡还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对于有便秘困扰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

中午也是可以喝咖啡的,一般在午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经过一上午的工作学习,身体和大脑都开始感到疲惫,适量饮用咖啡可以缓解疲劳,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同时,这个时间喝咖啡还有助于促进午餐的消化,减轻肠胃负担 。

不过,下午五点之后就不太建议饮用咖啡了 。咖啡因在人体内的代谢时间一般为 4 - 6 小时 ,如果在下午五点后喝咖啡,到了晚上睡觉时间,咖啡因可能还未完全代谢掉,容易导致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长期如此,还可能会打乱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 。

(三)避免空腹饮用

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和酸性物质,空腹饮用时,这些物质会直接与胃黏膜接触,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尤其是本身就有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的人,空腹喝咖啡可能会加重病情,引发胃痛、胃胀、恶心等不适症状 。

为了减少咖啡对胃黏膜的刺激,建议在饮用咖啡前先吃一些食物 ,比如面包、饼干等碳水化合物 。这样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咖啡对胃的刺激 。如果已经空腹喝了咖啡,并且出现了不适症状,可以喝一些牛奶或温水,中和胃酸,缓解不适 。

(四)选择健康咖啡

在选择咖啡时,尽量选择低糖、无糖的咖啡 。很多咖啡店出售的咖啡,如拿铁、摩卡等,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会添加大量的糖和奶油,这些额外添加的糖分和脂肪不仅会增加热量摄入,长期饮用还可能会导致肥胖、血糖升高等问题 ,而肥胖和高血糖又是许多慢性疾病,包括某些癌症的危险因素 。

同时,要注意减少咖啡中的添加剂 。一些速溶咖啡为了延长保质期、增加风味,会添加各种人工香料、防腐剂等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虽然在一定剂量下对人体无害,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对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相比之下,现磨咖啡更加天然健康,它保留了咖啡豆原本的营养成分,减少了添加剂的摄入 。如果喜欢喝速溶咖啡,也可以选择纯咖啡粉,自己添加适量的牛奶和糖,这样既能享受咖啡的美味,又能保证健康 。

四、特殊人群的咖啡饮用注意事项

(一)孕妇与儿童

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就像一台精密且脆弱的仪器,任何外界因素都可能对这台仪器的运行产生影响,而咖啡中的咖啡因就是其中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当孕妇摄入咖啡因后,咖啡因能够轻松穿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 。胎儿的肝脏等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对咖啡因的代谢能力远远不及成年人,这就导致咖啡因在胎儿体内的代谢速度缓慢,容易在胎儿体内蓄积 。

大量研究表明,孕妇过量饮用咖啡(每天摄入咖啡因超过 300 毫克,大约相当于 3 杯普通咖啡),会增加胎儿发育异常的风险 。比如,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出生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问题 。咖啡因还可能刺激子宫平滑肌,引发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早产的几率 。特别是在孕早期,胚胎着床还不稳定,一杯过量的咖啡就有可能成为引发流产的导火索 。

儿童的身体同样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神经系统就像刚刚搭建的 “电路”,还十分脆弱和敏感 。咖啡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强效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儿童饮用咖啡后,咖啡因会过度刺激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使 “电路” 出现紊乱 。这可能导致儿童心跳加速,原本平稳的心跳变得急促,就像小鼓被急促地敲击;血压也会随之升高,身体的正常生理指标被打破 。同时,咖啡因还会干扰儿童的睡眠周期,让他们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质量下降 。而睡眠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帮助儿童长高长壮,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进程 。

此外,咖啡还会损伤儿童脆弱的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导致胃黏膜更容易受到胃酸的侵蚀,增加患胃病的风险 。长期饮用咖啡,还可能干扰儿童体内钙离子的代谢,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 “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一定要谨慎对待儿童喝咖啡的问题,尽量让孩子远离咖啡 。

(二)疾病患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咖啡就像是一颗 “定时炸弹” 。咖啡中的咖啡因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刺激交感神经,使其兴奋起来 。交感神经兴奋会促使肾上腺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些激素就像身体里的 “油门”,会让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像坐过山车一样迅速升高 。原本就受高血压困扰的患者,血压波动加剧,不仅会增加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几率,还会影响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 。而且,长期大量饮用咖啡,还会持续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就像一辆超载的货车长期行驶在崎岖的道路上,容易引发心脏疾病、中风等严重的并发症 。

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律失常患者,更是要对咖啡敬而远之 。咖啡因就像一个调皮的 “捣蛋鬼”,会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 。正常情况下,心脏就像一个精准的时钟,有规律地跳动着,为身体各个器官输送血液 。但当心脏病患者大量喝咖啡后,咖啡因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变得紊乱,导致心动过速 。这种异常的心跳不仅会让患者感到心悸,仿佛心脏要跳出嗓子眼,还可能诱发心脏病发作,危及生命 。

有胃病的人,胃黏膜就像一层脆弱的保护膜,已经千疮百孔 。而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和酸性物质,就像一把把锋利的 “小刀”,会进一步刺激胃黏膜 。当胃病患者喝咖啡后,咖啡因会刺激胃壁细胞,使其分泌更多的胃酸 。过多的胃酸会腐蚀胃黏膜,加剧胃痛、胃胀、烧心、反酸等症状 。如果本身就患有胃炎、胃溃疡,喝咖啡还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加重,引发胃出血等严重后果 。

失眠症患者的夜晚就像一片黑暗的沼泽,难以挣脱 。咖啡中的咖啡因具有强大的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它就像一个吵闹的 “闹钟”,会让失眠症患者的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 。即使到了该睡觉的时间,大脑也无法平静下来,思绪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腾 。这会让失眠症患者更加难以入睡,原本就脆弱的睡眠质量变得更差,陷入恶性循环 。长期依赖咖啡来提神,还会加重失眠症状,使病情越来越严重 。所以,疾病患者在喝咖啡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谨慎行事 。

五、总结与互动

(一)总结要点

综上所述,咖啡既不是致癌的 “洪水猛兽”,也不是抗癌的 “万能神药” 。咖啡中虽然含有丙烯酰胺,但正常饮用时,其含量远低于致癌剂量 。同时,咖啡中富含的抗氧化剂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如绿原酸、咖啡因、咖啡醇等,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健康有益,可能有助于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 。但要想通过喝咖啡来达到明显的抗癌效果,也是不现实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咖啡,适量、正确地饮用咖啡,才能让它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 “加分项” 。

(二)互动环节

关于咖啡的饮用,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和偏好 。是喜欢清晨起床后来一杯美式,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还是偏爱午后时分,点上一杯拿铁,享受片刻的悠闲时光 ?又或者是在熬夜加班时,靠咖啡来驱赶困意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咖啡饮用习惯,我们一起交流探讨,说不定还能发现新的喝咖啡小妙招哦 !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