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咖啡传入日本:从南蛮到明治

咖啡的历史在日本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7世纪),当时通过“南蛮贸易”传入。这一时期,荷兰人通过长崎的出岛将咖啡作为奢侈品输入日本。

然而,由于其苦涩的口感和高昂的价格,咖啡在当时并未成为大众饮品,仅限于一部分西方商人与贵族的尝试。

19世纪明治维新后,日本开放国门,大量西方文化涌入。1888年,东京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馆——“可否茶馆”。它以提供西洋咖啡、蛋糕和氛围为主打,但由于高昂的价格和缺乏稳定的客源,数年后便倒闭。

日本最早的喫茶店发祥地可否茶馆

尽管如此,“可否茶馆”的短暂存在为日本咖啡文化的萌芽提供了重要的起点。

2.

大正浪漫与咖啡馆文化的兴起

进入大正时代(1912-1926),随着日本都市化进程加速,咖啡馆(喫茶店,きっさてん)作为一种新兴社交场所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的咖啡馆承载了大正浪漫的文化风潮,成为知识分子、文学家和艺术家的聚集地。

喫茶店内的装饰往往采用西洋风格,搭配柔和的灯光和爵士乐,氛围浪漫而高雅。文学家芥川龙之介、永井荷风等人经常在这些场所创作,他们的小说中也多次出现喫茶店作为场景。

例如,芥川的《罗生门》中就有关于咖啡馆文化的细腻描写。这一时期,咖啡成为了一种现代化与时尚的象征。

学习小词汇

1. モガ:意为“摩登女孩”(Modern Girl),常见于大正时期喜欢出入咖啡馆的女性。

2. 文士(ぶんし):文学家,常在喫茶店进行创作。

3. 洋風(ようふう):西洋风格,指喫茶店的装饰和氛围。

3.

二战后的速溶咖啡时代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经济和饮食文化迅速恢复与重建。50年代,美国文化的强势输入,使得速溶咖啡(インスタントコーヒー)成为日本家庭的主要咖啡形式。以方便、快速为主的咖啡消费习惯逐步培养起来。

便利店咖啡(コンビニコーヒー)则是日本独特的现象。无论是7-11还是Lawson,随处可得的廉价高品质咖啡成为了现代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便利店咖啡不仅经济实惠,还因为自动化机器的普及,保证了口感的稳定性。

4.

精品咖啡浪潮与匠心精神

进入21世纪,日本迎来了“第三次咖啡浪潮”。这一浪潮以精品咖啡(スペシャルティコーヒー)为核心,强调单品咖啡豆(シングルオリジン)的产地、手冲工艺(ハンドドリップ),以及咖啡师的个性表达。

日本咖啡文化的精髓在于匠心精神(匠の精神)。以京都的%Arabica和猿田彦珈琲为代表,这些咖啡馆将咖啡冲泡升华为一种艺术。

比如,手冲咖啡师注重水流的方向、温度的控制,以及每一滴咖啡液的均匀性。这种极致的追求使得日本咖啡在国际上也声名远扬。

学习小词汇

1. 豆の個性(まめのこせい):咖啡豆的个性,指其产地和烘焙特点。

2. 香りの層(かおりのそう):咖啡的香气层次感,常用于品鉴术语。

3. 一杯立て(いっぱいたて):每次只冲一杯,体现对细节的追求。

齐亚峰

本期作者

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日语能力考试最高等级(N1),日语专业等级八级,深耕各类升学考试类课程,在日语教学领域拥有多年的经验。

面授课地址:

•国贸:朝阳区建国路112号惠普大厦8层

• 中关村五号: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号3A层

N5

初级上

*精品班班均10人,共76小时。

*OMO班/普通班:共66小时。

扫码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在线咨询日语课程排期及优惠

我知道你“在看”哟~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