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风味的呈现是生豆、烘焙和萃取多环节的集合,而如果不是烘焙环节的发扬光大,咖啡这种其貌不扬的植物或许还像一些野果般无人问津。
咖啡烘焙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阿拉伯世界,在那里人们开始尝试烘焙咖啡豆以增强其风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咖啡烘焙技术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为咖啡带来了新的风味和可能性。

01.咖啡烘焙的源起
咖啡烘焙到底是何时被什么人发明的已经无从追溯,但人们开始采用这种方法的大致时间却有迹可循。
20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在阿拉伯联合酋Julfar地区进行考古活动,在当地遗址中发现了两粒碳化咖啡豆,在同一考古层中还有来自中国宋朝(960年-1279年)的陶瓷。由此可以推出,最早在10-13世纪左右,烘焙咖啡豆的做法就已经出现了。
而根据历史记载,在13世纪的阿拉伯地区,当地的人们就已经习惯于将咖啡豆放在锅里用火炒制,磨粉后再冲煮,加入小豆蔻等香料一起饮用,这就算是简易版的咖啡烘焙了。
02.烘焙设备的出现
从手工烘焙到机器烘焙,咖啡烘焙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随着咖啡文化的兴起,烘焙技术开始发展,出现了专门用于烘焙咖啡的设备。在15世纪的土耳其首次出现了用金属或陶器制作而成的带孔盘烘焙咖啡的做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咖啡烘焙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使用简单的火炉和金属锅。这些设备效率低下,烘焙量有限,也很难控制烘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不适合商业的批量生产,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17世纪中叶,在咖啡业火热的土耳其出现了滚筒烘焙机,滚筒烘焙机的出现是咖啡烘焙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滚筒烘焙机通常用锡板或铜板制作,导热性能良好,能够有效地将热量传递给咖啡豆。
烘焙机配备有盖子和长曲柄,盖子用于封闭容器以保持热量,而曲柄则用于转动容器,当滚筒烘焙机被放在火上加热时,咖啡豆在圆筒内部滚动,有助于咖啡豆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或烧焦。
相比于早期的手工烘焙,滚筒烘焙机提高了烘焙效率,能够一次处理更多的咖啡豆,也有助于实现更均匀的烘焙效果,从而提高咖啡品质的一致性。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咖啡烘焙技术开始现代化,机械化、商业化的烘焙设备被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沿用早期滚筒烘焙机的原理,专业烘焙设备的容量大大提高,能够一次性烘焙更多的咖啡豆。此外早期专业烘焙设备开始具备温度控制功能,使得烘焙过程更加可控。
随着技术的进步,20世纪中叶热风式烘焙炉的概念开始出现。这种新型烘焙设备利用热风而非传统的热传导方式来烘焙咖啡豆。
热风式烘焙炉的核心在于利用高速热风流经咖啡豆,通过热风与咖啡豆之间的接触来传递热量,将预设好的温度高速注入烘焙室,直接加热咖啡豆,从而实现烘焙。这种方式使得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可以减少传统烘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局部过热现象。
现代热风式烘焙炉配备了先进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调节烘焙温度,确保烘焙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此外,一些热风式烘焙炉还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智能控制技术,以提高烘焙效率和质量。
03.现代烘焙
20世纪初,咖啡烘焙开始走向标准化和规模化,大型烘焙厂的出现使得咖啡豆的大批量烘焙成为可能,同时烘焙曲线和工艺也得到了优化。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烘焙机一般分为直火式、热风式和半热风式三种类型。
1
直火式
直火式烘焙机通过直接火焰加热咖啡豆,热源通常是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咖啡豆被放置在一个旋转的鼓室内,鼓室的转动有助于咖啡豆均匀受热。
2
热风式
热风式烘焙机则利用高速热风直接加热咖啡豆,热风通过鼓室内部循环,通过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咖啡豆。
3
半热风式
半热风式烘焙机结合了直火式和热风式的加热方式,通常有一个热风系统辅助直火加热,通过热风循环来提高加热效率和烘焙均匀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咖啡烘焙机可以精确控制温度、时间和空气流量,保证了咖啡烘焙度的一致性和咖啡品质的稳定性,这使得我们能够购买到出品稳定的预烘焙豆。
各种机器的发明推广,小型手工烘焙商的兴起,也让我们有机会品尝到更多具有特色的咖啡产品。
*资料来源熠果国际咖啡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