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耳咖啡冲泡全错!这些坑你避开了吗?

家人们,我就纳闷了啊!想喝口挂耳咖啡提提神,咋就这么难呢?我身边有个朋友,就因为不会泡挂耳咖啡,那咖啡喝起来跟刷锅水似的,难喝到怀疑人生。每次去咖啡店喝挂耳,那价格贵得离谱,自己在家泡又泡不好,这不是闹心嘛!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到底咋正确冲泡挂耳咖啡,那些让人头疼的注意事项又有啥。

水温误区:开水直接怼,咖啡毁一半

好多人觉得,泡咖啡嘛,肯定得用开水,越热越好,能把咖啡味都给激出来。我就想说,这想法大错特错!你想想啊,开水温度太高,直接就把咖啡里的那些芳香物质给烫没了,就跟你把鲜花直接扔火里烤一样,香味都没了,能好喝吗?

产生这种误区的原因,就是大家觉得高温能杀菌消毒,能把东西里的味道都煮出来。就像煮茶一样,开水一冲,茶香四溢。但咖啡可不一样,它那些精华物质很娇贵,经不起开水的折腾。用开水泡的咖啡,味道又苦又涩,喝起来跟中药似的,影响咱喝咖啡的心情不说,还浪费了好咖啡。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咱把水温控制在 85℃ - 92℃就行。现在好多水壶都有温度显示功能,没有的话,你把水烧开后,等个 1 - 2 分钟再用,这时候水温差不多就合适了。这样泡出来的咖啡,香味浓郁,口感还顺滑,比用开水泡的强太多了。

注水方式误区:一股脑全倒,咖啡像糊粥

不少人泡挂耳咖啡的时候,拿着水壶就往滤袋里猛灌,觉得这样能快点泡好。我只能说,这是瞎搞!你这样一股脑全倒进去,咖啡粉都没来得及充分萃取,就被水冲下去了,泡出来的咖啡就跟糊粥似的,又浑又难喝。

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误的做法,是因为大家觉得泡咖啡嘛,就是把水和咖啡粉混合在一起,越快越好。但实际上,咖啡的萃取是个精细活,需要慢慢地注水,让水和咖啡粉充分接触。一股脑全倒的话,咖啡粉就会结块,水只能从旁边流走,萃取不均匀,味道自然就差了。

正确的做法是采用分段注水法。先往滤袋中间注入少量的水,让咖啡粉浸湿,这叫闷蒸。闷蒸的时间控制在 30 秒左右,让咖啡粉释放出二氧化碳。然后再分 2 - 3 次慢慢注水,每次注水都要让水均匀地浸湿咖啡粉。这样泡出来的咖啡,口感层次丰富,味道醇厚。

粉水比例误区:随便瞎放,咖啡没灵魂

还有些人泡挂耳咖啡,根本不讲究粉水比例,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咖啡粉放多了,泡出来的咖啡苦得要命;咖啡粉放少了,又淡得跟水似的,完全没有咖啡的灵魂。

这误区产生的原因就是大家觉得泡咖啡嘛,随意一点就行,没必要那么精确。但实际上,粉水比例对咖啡的口感影响很大。就像炒菜放盐一样,放多放少味道都不对。不合适的粉水比例会让咖啡的味道失衡,要么太浓,要么太淡,喝起来都不舒服。

一般来说,挂耳咖啡的粉水比例在 1:15 - 1:18 比较合适。比如说,你用 15 克的咖啡粉,就搭配 225 - 270 毫升的水。这样泡出来的咖啡,味道适中,口感最佳。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稍微调整一下比例,但也别差太多。

冲泡时间误区:泡得越久越好,咖啡成毒药

很多人认为,泡挂耳咖啡的时间越长,味道就越浓郁。于是就把咖啡泡上好几十分钟,最后喝到嘴里的咖啡又苦又涩,简直就是毒药。

产生这个误区是因为大家觉得长时间浸泡能让咖啡粉里的味道充分释放出来。但实际上,咖啡泡久了,里面的苦涩物质就会过度萃取,让咖啡的味道变得很差。而且长时间浸泡还会让咖啡的口感变得粗糙,失去了原本的细腻。

挂耳咖啡的冲泡时间一般控制在 2 - 3 分钟比较合适。在这个时间内,咖啡粉里的精华物质能充分萃取出来,又不会让苦涩物质过度溶解。当你看到滤袋里的咖啡液滴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把滤袋取出来了。

家人们,冲泡挂耳咖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水温、注水方式、粉水比例、冲泡时间,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咱可不能再犯那些错误了,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泡,才能喝到美味的挂耳咖啡。以后咱在家就能轻松泡出好喝的咖啡,再也不用花冤枉钱去咖啡店了。让我们一起摆脱泡咖啡的烦恼,享受咖啡带来的快乐吧!

点击下方【品鉴人间】关注公众号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