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分割线—·—·—·—·

前言

肯尼亚,在这片位于东非的广袤土地上,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繁多的野生动物和独特的传统文化闻名。

而肯尼亚的咖啡文化,更是一段丰富多彩的文化旅程,品味每一杯肯尼亚咖啡,都是一次穿越地理经纬与历史时空的奇妙旅行。

◆ 肯尼亚的地理环境

肯尼亚地处非洲东部,赤道横贯其中,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靠埃塞俄比亚。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拥有富含矿物质的火山土壤、高海拔山脉以及热带气候,创造了咖啡种植的理想条件。

尤其是肯尼亚中部和西部的高原地带,如基安布(Kiambu)、尼耶利(Nyeri)和基苏木(Kisumu)等地,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咖啡产区。

◆ 肯尼亚咖啡的历史

肯尼亚咖啡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期,1893年,英国将巴西的波旁咖啡引种在泰塔山区(Taita Hills)的布拉地区(Bura)。
之后,分别于1900年开始在基布韦济地区(Kibwezi),以及1904年在基库尤地区(Kikuyu)进行灌溉种植,并由当时的英国管控这些咖啡种植园。
20世纪初,肯尼亚的咖啡种植区逐渐扩大到肯尼亚山(Mount Kenya)、埃尔贡山(MountElgon)、阿伯德尔山脉(Aberdare Range)等西部高原地区。
◆ 肯尼亚咖啡的发展
在20世纪的前30年间,肯尼亚的咖啡售卖事宜一直是由初级机构或个体独立负责。

1932年,应咖啡种植农的要求,在肯尼亚当地颁布了《咖啡行业条例》,并于1933年成立了咖啡委员会(CB),该委会负责咖啡的相关事宜。

1934年,拍卖咖啡被确立为销售肯尼亚咖啡的一种方式,并于次年举行了第一次的咖啡拍卖。

20世纪60年代,在肯尼亚独立后,重新改组合并咖啡委员会(CBK),并由CBK一直管控肯尼亚的咖啡行业,直至2001年颁布了新的《咖啡法》。

如今,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肯尼亚咖啡不仅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也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上备受瞩目的优质咖啡。

◆ 肯尼亚咖啡的品质

肯尼亚咖啡的品质分级以咖啡豆的大小为主要依据,采用“AA”、“AB”、“PB”等字母组合来表示。

其中,“AA”表示咖啡豆颗粒最大,直径在6.8毫米以上,通常品质较高,风味浓郁且酸度明亮,是肯尼亚咖啡的优质代表。

而“AB”豆子大小次之,“PB”则为圆豆,即咖啡果内只有一颗咖啡豆,形状圆润,风味独特,适合喜欢尝试不同风味的咖啡爱好者。

肯尼亚的咖啡品质分级方式较简单直观,可以让消费者快速地了解咖啡豆的基本品质特征。

◆ 肯尼亚咖啡的风味

肯尼亚咖啡以其明亮的酸度和浓郁的果香著称,独特的自然环境,赋予了肯尼亚咖啡豆在生长过程中积累风味物质,形成鲜明的风味特征。

尤其是AA咖啡,其显著特点即是清澈的酸味,宛如柑橘类果味的清新酸爽,混合着黑醋栗、黑莓等浆果的香气,时而又带有巧克力甜的后味,口感层次丰富。

此外,肯尼亚咖啡的代表品种SL28与SL34以其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咖啡爱好者的青睐,在咖啡世界里广受欢迎。

这两个品种都属肯尼亚咖啡SL系列,是由农业实验室(Scott Laboratory)培育而来,带有蜂蜜的甜味以及清淡的花香,油脂丰富,余韵持久。

◆ 肯尼亚咖啡的工艺

肯尼亚咖啡豆采用水洗处理法,而且是双重水洗发酵,其精致的工艺是咖啡豆更干净,酸度更浓郁的主要因素。

与传统水洗法不同之处在于,肯尼亚咖啡的发酵需要两次,第一次发酵初步分解了咖啡果胶,糖分的减少为咖啡带来了肯尼亚独特的水果酸质。
咖啡果实经清洗后,再重复一次发酵过程,第二次发酵过程中,仍旧残留在咖啡果表层的糖分和果胶会继续发酵,使咖啡豆含水量降至最低。

肯尼亚咖啡,作为双重水洗咖啡以及高酸度咖啡的代表,以干净透彻的余韵和匠心独运的工艺魅力,成为了许多咖啡爱好者喜欢的单品咖啡。

类别: